RACE实验优化策略:提升实验成功率的实用技巧
来源/作者:普拉特泽-生物医学整体课题外包平台
今天普拉特泽生物跟大家一起学习的是RACE实验优化策略,RACE实验优化策略及提升实验成功率的实用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一、引物设计与选择
⑴引物长度与GC含量:
引物长度建议控制在23-28个核苷酸之间,不超过30个。
GC含量应保持在50%-70%之间,以确保引物的稳定性和扩增效率。
⑵Tm值设定:
Tm值(熔解温度)应大于等于65℃,若Tm值超过70℃,建议使用Touchdown PCR策略,以提高产物特异性。
⑶基因特异性引物(GSP)设计:
针对同一待测转录本,可设计多条GSP以提高扩增成功率。
对于较长(>10 kb)或丰度较低的转录本,GSP应尽量靠近cDNA末端,以提高扩增效率。
若扩增效果仍然欠佳,可考虑让NGSP(巢式引物)的5'末端与GSP的3'末端有5-15个核苷酸的重叠,以提高二轮巢式扩增时的特异性。
二、实验操作细节
Ⅰ.RNA质量检测:
在进行RACE实验前,必须检测RNA的完整度。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RNA条带的清晰度和完整性。
使用高质量的RNA提取方法,尽量保证RNA的纯度,避免RNA降解或污染。
Ⅱ.反转录酶选择:
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反转录酶。例如,3'端的cDNA可使用MMLV酶,而5'端的cDNA则可能需要更高要求的SMARTScribe酶。
Ⅲ.PCR条件优化:
根据目标基因和引物的特性,优化PCR条件,如退火温度、延伸时间等。
若扩增目的片段较长(>3 kb),可适当延长72℃的延伸时间。
Ⅴ.巢式PCR应用:
若上一轮PCR没有理想的特异产物,或产物非特异条带过多,可考虑使用巢式PCR提高克隆的准确度。
巢式引物应在原GSP的基础上,往前或后移动重叠一定数量(如10bp),形成内外引物进行扩增。
三、实验后处理与验证
⑴产物验证:
将目的序列切胶回收,并连接到克隆载体进行测序验证。
比对测序结果,分析、拼接得到的序列。
⑵条带选择与测序:
若出现多个条带,应分别验证。可根据大小预测选择可能的目标条带进行回收测序。
条件允许时,可设计巢式的特异性引物进行二次PCR验证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⒈实验重复性:
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,建议进行多次重复实验。
⒉实验记录与数据分析:
详细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,便于后续分析和问题排查。
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分析,避免误导和错误结论的产生。
综上所述,通过优化引物设计、注意实验操作细节、合理应用巢式PCR以及严格进行产物验证等措施,可以显著提升RACE实验的成功率。希望这些实用技巧能对你的实验有所帮助!
好,今天关于RACE实验
优化策略
就说到这里
觉得有用欢迎转发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