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面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:模型指标与实验设计要点
来源/作者:普拉特泽-生物医学整体课题外包平台
非酒精性脂肪肝病(NAFLD)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,影响着约25%的全球人口。普拉特泽生物承接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动物实验相关服务上万例,积累了操作大量经验,为大家详细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分析,同时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开展线上的理论培训与线下实操,可承接动物实验外包服务
随着NAFLD研究的不断深入,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和实验设计对研究成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。普拉特泽生物将全面解析NAFLD研究的核心模型指标和实验设计要点,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实用指南。
一、NAFLD研究模型概述
1. 主流动物模型对比
2. 模型选择决策树
graph TD
A[研究目的] --> B{需要快速结果?}
B -->|是| C[选择MCD模型]
B -->|否| D{研究代谢异常?}
D -->|是| E[选择HFD/ob/ob模型]
D -->|否| F[选择HFHC/STAM模型]
二、核心检测指标体系
1. 基础必测指标
①血清生化:ALT、AST、TG、TC
②肝脏指数:肝重/体重比
③组织学评估:HE染色、油红O染色
④炎症因子:TNF-α、IL-6、IL-1β
2. 进阶研究指标
3. 指标检测标准化流程
●样本采集:
统一禁食6小时
上午9-11点取材
立即分装保存(-80℃)
●质量控制:
设置内部参照样本
批内差异<15%
病理双盲评估
三、实验设计关键要点
1. 动物实验设计规范
●样本量计算:每组≥8只(考虑20%损耗)
对照组设置:
正常饮食组
模型对照组
阳性药物组(如适用)
●时间点设计:至少3个时间点监测进展
2.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
问题1:模型变异大
使用同批次动物
控制饲养环境(温度22±2℃)
统一饲料供应商
问题2:数据重复性差
规范操作流程(SOP)
定期校准仪器
设置重复实验
问题3:病理评估不一致
采用数字化病理分析
参考NAS评分标准
多人独立评估
四、创新研究方向
1. 多组学技术应用
转录组学:识别关键信号通路
蛋白质组学:发现新型生物标志物
代谢组学:解析脂质代谢网络
2. 新型模型系统
3D类器官模型:人源化研究平台
微流控芯片:模拟肝脏微环境
人鼠嵌合模型:提高临床相关性
3. 人工智能辅助
深度学习病理图像分析
预测模型建立
自动化数据整合
五、总结与展望
㈠核心建议:
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适模型
建立标准化检测流程
采用多维度评价体系
㈡未来趋势:
类器官与动物模型结合
时空组学技术应用
个性化治疗模型开发
欲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帮助,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:
流式检测|病理检测|动物模型|实验服务|分子操作|免疫相关检测
免费热线:18570028002